Reading

Record
Workflow
Efficiency
Published

February 1, 2025

读什么

  • 豆瓣(标记想读, 列书单), 微信读书
  • 知乎, B站, Youtube, 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推荐
  • 淘宝
  • 作者
  • 问周围人
  • 群友
  • 搜索 xxx相关的书推荐, 关键词(豆瓣, Goodreads)
  • Syllabus 课程书籍, 教材
  • 高校培养方案
  • 考研参考书籍
  • 其他书/网页/文章的参考/引用的书籍
  • 按专业读, 按专题读, 按问题读

书源

设备

  • 一个把网卡拔掉的笔记本
  • 电纸书 e-ink
  • 手机
  • 平板
  • 电脑

软件

  • WPS PDF独立版
    • 通过shell:startup设置开机自启动
    • Pin在Taskbar
    • 批注 -> 形状批注
      • 下划线
      • 斜线: 关键词, 点, …
      • 竖线, 竖线横线: 重要部分, 需要读完后截图
    • F11全屏 也可以 右键上边栏, uncheck 显示功能区
  • 微信读书
    • Pin Chrome Tab, 也可以开机自启 微信读书 App (by Chrome)
    • 移动设备放在首页或Docker栏
      • 放在只有一两个图标的首页中间偏右会比放在Docker好
  • GoodNotes / NoteShelf
  • ReadEra: 可以切掉pdf的两边margin, 这样手机上读pdf会好很多
  • Calibre: 格式转换(ebook-convert, 2pdf脚本批量转换), epub, …

When

  • 固定时间, 闹钟
  • 不固定时间
  • 事件时间
    • 等待
    • 在xx前
    • 在xx后
    • 通勤, 吃饭, 睡前
    • 游戏, 视频, 游戏与阅读并行
  • 整块时间
  • 碎片时间: 碎片内容 如词典式,概念式,短篇, 论文, 不太重要的

Where

  • 固定地点: 书房, 图书馆, 车上, 车站
  • Everywhere
  • 声音 降噪
  • 通风
  • 温度
  • put phone away

习惯, 目标, 计划

  • 微习惯, 微目标
    • daily 1 min/small action
  • 想读就读(兴趣导向) vs 读书计划/roadmap
  • reading for an action (write, share, presentation, application, …)
  • daily todo list
  • project todo list
  • reading plan and roadmap
  • important dates
  • 限时, 但允许一定超时

预处理 Pre-Process

  • 看书评/读书笔记
  • 先快速翻过
  • AI大纲/与AI聊聊, 这本书内容与有价值的问题
  • 先看相关论文
  • 跟看过的人聊聊, 问问
  • 问题
  • 为什么读
  • 判断与预期:
    • 书的类型,主题,主体,内容
    • 难度
    • 偏离与调整
    • 需要花多少小时, 多少天, …
    • 值得读吗?
    • 值得全文读吗? 还是选读?

读中 注意力

  • 判断/归类/问题
    • 论点, 论证, 论据…
    • 定义/概念解释, 性质, 联系, 隐喻/类比, 问题
    • 知道 vs 不知道
    • 熟悉 vs 不熟悉
    • 能大概它要讲什么 vs 不能预测
    • 要跳过么?
    • 要提速吗?
    • 要减速吗?
    • 和我之前读的/学的东西有什么关系/关联?
    • 和问题相关吗? 有何种练习 (带着问题读, 问题赋予文本和段落不同的权重)
    • 和我如何练习?
      • 什么场景?
  • 结构化, 编织/串联, 流程
    • 分类 分点 分层 分序
    • 联系 类比 支持
    • 演绎 归纳
  • 流式
  • 块式
  • 句式
  • 段式
  • 扫式(两条线)
  • 笔或鼠标指针视觉引导, 不一定非是流式的视觉引导
  • 文档宽度不要太宽 合适的缩放很重要
    • 视幅扩展
  • 调整字体(不要太大), 行距, 边距
  • 减少中断(比如划很多线, 添加后处理过程)
    • 划很多线也是一种想着一次就掌握/吃下所有的表现
  • 不要匀速
  • 不是同等重要的
  • 几本书切换着读 (最好不要超过3本)
  • Catch Keyword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keywords
  • 不要背书/考试思维
  • 不要想着一次就掌握/吃下所有
  • 水, 饮料, 零食
  • 减少回读
  • 看书 -> 听书 -> 看书 的接力
  • 速度切换
  • 焦点切换
  • 番茄工作法(25-5, 40-10) (可选)

英语阅读速度需要刻意练习

  • 刻意练习速度是指: 读时不要想着同时兼顾速度练习, 内容, 词汇, 愉悦…而是专注于练习速度和克服英文阅读的心理障碍
  • 练习的书籍不宜太难, 但要覆盖不同的类型
  • 练习的书籍需要一定程度的重复阅读
  • 必须克服英语考试式的阅读心理
    • 克服要都读懂
    • 克服每个单词都要认识的心理
    • 克服全都要读, 如果你留意的话你正常速度读中文绝对不是全读, 而是自动忽略了不少内容但是你察觉不到. 但是英文你会更容易察觉, 而你要做的自动忽略某些片段而不察觉/不自知
  • 忽略生词(除了重要词汇) until it repeats
    • 边读边查的频率一定要降低再降低
  • Bionic Reading
    • 找到感觉后要撇开Bionic Reading的样式
    • 在单词前几个字母跳动(流式)
    • Bionic流式不要贯穿全书, 而一定是和其他模式切换的
  • 流/块/句/几行/段/扫处理模式的切换
  • 判断句子成分
  • 逻辑链接词
  • 减少回读
  • 注意力焦点跳转

后处理 Post-Process

  • PixPin -> LogSeq(Multiple Files into Assets Plugin) -> Anki
    • 不要想着一次做完, 可以看别的书不想看的时候切过来截图和写笔记
  • 写文章 -> 博客
  • 日总结, 月总结
  • 分享: 朋友 群 朋友圈
  • 展望, 还没解决的问题/不足, 接下来读什么
  • 参考文献

X

读多想少 想多读少的辩证法

是行动还是阅读